董事長戴厚良詳解:中石油數字化轉型的框架方案
2020-12-15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戴厚良撰文《中國石油:以數字化轉型驅動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中提到,當前,數字經濟正開啟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生產組織方式和運行方式,引發產業變革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涌現。油氣行業作為傳統工業產業,面對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加快推進的新形勢新趨勢,必須有效利用云計算、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驅動業務模式重構、管理模式變革、商業模式創新與核心能力提升,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價值增長。同時,油氣企業只有對其業務進行系統性、徹底的重新定義,包括組織、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的方方面面進行重新定義,數字化轉型才能成功。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石油把信息化納入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的目標體系,把數字化轉型作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作為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油氣業務融合應用,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形成新動能,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國石油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方向 總體目標:
利用自動感知實時采集油氣產業鏈運行數據,利用全面互聯廣泛獲取內外部數據,運用數字化技術持續優化業務執行和運營效率,“十四五”末初步建成“數字中國石油”。
構建物理中國石油與數字孿生體融合交互的閉環系統,推進實體業務與數字化世界的雙向連接運行,形成內外部連接、共享、協同機制,實現降本增效、協同共享、持續創新、風險預控和智慧決策,不斷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和資產創效能力。
主要方向:
將數字技術融入到油氣產業鏈的產品、服務和流程中,推動公司發展理念、工作模式、運營管理、科技研發、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變革,打造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服務等新能力,開創基于用戶、數據、創新驅動的新商業模式、新生產方式和新產業生態。
1、在發展理念變革方面重構價值體系,調整生產關系,從產能驅動型發展模式轉變為創新驅動型發展模式,著力以新要素、新動力、新能力,形成符合“數字中國石油”特色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2、在工作模式變革方面實現工作全過程的電子化、網絡化、平臺化,支撐流程督辦、視頻會議、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的移動化、協同化、智能化工作新模式,通過新技術新工具賦能員工,提高工作效率。
3、在運營管理變革方面圍繞油氣業務鏈提質增效和高效協同,打通IT和OT界限,實現數據全面采集和生產過程實時感知,以及經營管理數據集成共享,將知識經驗以工業軟件的方式進行積累、共享、復用,廣泛建立行業特色的知識模型和數字孿生體,給生產經營賦能、員工賦能。
4、在科技研發變革方面圍繞科研全過程協同和技術知識數字化,通過在科研活動中充分應用數字化工具,精準洞察技術研發需求、提高協同研發效率,支持科研成果數字化并推進知識共享利用,并對成果應用進行跟蹤評價,形成科研創新鏈的閉環管理,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加速數字生產力形成。
5、在管理體制機制變革方面建立快速適應內外部變化要求的扁平化、專業化、靈活敏捷的組織架構,推動領導力轉型,激活組織和員工創新活力,建立匹配的績效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中國石油數字化轉型框架方案 堅持“價值導向、戰略引領、創新驅動、平臺支撐”總體原則,按照業務發展、管理變革、技術賦能三大主線實施數字化轉型,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建設和云平臺為核心的應用生態系統建設,打造 “一個整體、兩個層次”數字化轉型戰略架構。
業務發展主線。
在集團層面:
一是油氣業務鏈協同優化。統籌安排油氣生產、油氣貿易、煉化生產、油氣物流、銷售、產品貿易等各環節,以上下游業務鏈的整體效益和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進行資源配置、加工、物流和銷售優化,針對突發事件進行情景模擬,最終實現市場動態全面感知、生產運行協同優化、風險預警快速響應、支持決策精準高效。
二是協同科研與創新。利用科研平臺集成共享專業軟件、儀器設備、專家文獻等要素,提高多專業跨單位協同研發效率,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等新的數字工具,助力新產品研發、提高科研成功率。
在主營業務領域:
一是打造智能油氣田。以感知、互聯、數據融合為基礎,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智能診斷、自動處置、智能優化”的油田業務新模式。
二是打造智能煉化。重點提升煉化企業的感知能力、分析優化能力、預測能力、協同能力,構建以高效供應鏈、精益化運營、安全化工控、互聯化運維為特色的智能煉化新模式。
三是打造智慧銷售。充分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按照新零售理念,推進成品油零售業務轉型升級,構建人、車、生活生態圈,實現“智慧化銷售、數字化運營、一體化管控”目標。
四是打造智能工程。構建鉆井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支持平臺,全面提升工程作業風險管控水平、工程質量和運行效率。建立智能井筒,實現鉆完井全過程地面/井下遠程實時透明化監控。打造智能作業現場,包括智能鉆井和數字化地震隊。
管理變革主線。
一是組織和體制變革。進行管理層級扁平化改革,加強橫向的專業技術協同以及不同銷售業務市場和客戶信息的共享,形成縱向管控和橫向協同融合的矩陣模式,建立適應快速變化的柔性組織,實現服務組織的專業化。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快人力資源的數字化轉型。
二是管理系統變革。按照數字化思維重塑經營管理和綜合管理架構和流程,建設相應的數字化支持體系。
三是全球服務共享。充分發揮數字化優勢,持續推動專業化服務共享,深化財務、人力資源等服務共享能力建設,逐步擴展到物資采購、客戶服務、法律合同、信息技術等領域,實現專業技術人員集中共享。
技術賦能主線。
著力完善“一個整體、兩個層次”的信息化建設總體框架。
“一個整體”,即建設集團公司統一的云計算及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包括總部“三地四中心”云數據中心和統一的智能云技術平臺,構建統一的數據湖、邊緣計算等技術標準體系、以及適應云生態的網絡安全體系;
“兩個層次”,即支撐總部和專業板塊兩級分工協作的云應用生態系統建設,基于統一的云技術架構,集團層面組織開展包括決策支持、經營管理、協同研發、協同辦公、共享服務支持等五大應用平臺建設;
十大專業領域組織開展以生產運營平臺為核心的專業云、專業數據湖、以及智能物聯網系統建設,重點構建適應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和相應的工業App應用體系,為業務數字化創新提供高效數據及一體化服務支撐。
中國石油將遵循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積極抓好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堅持試點先行、有序推進,推動公司發展理念、工作模式等變革,全面打造支撐當前、引領未來的新型數字化能力,充分發揮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的引領作用。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